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下文簡稱《措施》),提出6方面18項具體措施。
《措施》提出,啟動實施冰雪旅游提升計劃,提高冰雪旅游產品供給品質。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發利用氣候資源,豐富避寒避暑旅居、冬日暖陽、濱海度假等特色產品。推出“跟著演出去旅行”、“跟著影視去旅行”文化旅游套餐,打造“跟著賽事去旅行”品牌活動。豐富溫泉、旅拍、房車、郵輪、游輪、游艇、鄉村民宿等旅游產品,增開旅游列車等內容。以下是《措施》全文:
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
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擴大服務消費和促進文化旅游業發展的部署要求,發揮文化賦能、旅游帶動作用,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提升產品供給能力,豐富消費業態和場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著力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提出如下措施。
一、豐富消費惠民舉措
(三)拓展公共機構服務供給。鼓勵公共文化機構積極開展文化體驗、藝術普及等服務。組織文藝院團、非遺工坊等開展惠民演出和非遺展演進商圈、進景區、進街區活動。支持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策劃推出高品質特展。
二、滿足不同年齡群體消費需求
(四)優化親子游樂服務。推出一批高品質少兒題材舞臺劇目,創新演出場景和形式。引導商場、景區、街區等引入親子樂園、無動力兒童樂園、手工坊等業態。順應生育支持政策,更好滿足多孩家庭旅游住宿需要,鼓勵酒店、民宿推出優質親子房、兒童房,打造親子度假酒店。
(五)創新發展研學旅游。推動旅行社經營研學旅游業務健康有序發展。鼓勵具備研學旅游資源的各類單位提供優質資源,豐富研學旅游供給。推出一批優質研學旅游營地基地和課程,培育一批優質研學旅游品牌和企業。積極發展入境研學旅游。
(六)提升老年人文旅服務品質。發展銀發經濟,推廣康養、慢游、家庭游、懷舊游、錯峰游等旅游產品,推出更多適合老年人的優質戲曲、曲藝、書畫、廣播、影視、音樂、廣場舞、短視頻等文化產品,增進老年人福祉。推進酒店電視操作復雜專項治理工作,提升老年人旅游出行收視體驗。
三、擴大特色優質產品供給
(七)豐富文化娛樂產品。進一步優化營業性演出審批流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各地適當放寬大型營業性演出可售(發)票數量限制。落實巡演項目首演地內容審核負責制,巡演地不再重復進行內容審核。在規范管理的前提下,增加文娛綜合體、電子競技、游戲游藝、手工創意、運動健身等室內文化娛樂產品供給。鼓勵開發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游樂項目。積極發揮“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作用,增加優質文化和旅游消費供給。
(九)開發時尚國潮產品。推出彰顯中國審美、中國風格的時尚穿戴、家居、潮玩、運動、電子設備等產品,推動在服裝、箱包、珠寶、美妝、玩具等領域開發聯名款文創產品,打造國貨“潮牌”、“潮品”。支持文化文物單位與社會機構合作,開發高品質文創產品。積極發展首發經濟,支持開設首店、旗艦店,舉辦首秀、首演、首展活動。發展多渠道藝術品交易市場。
四、培育消費場景
(十)盤活提升存量空間。支持商業綜合體、商圈、景區、街區、文化產業園區等打造創意市集,嵌入文創、劇場、展覽、特色書店、運動健身、文化主題餐飲等業態。鼓勵依法利用騰退空間、閑置用房等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推進上網服務場所轉型發展。
(十二)發展夜間文旅經濟。支持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豐富文旅業態,舉辦民俗演藝、燈會廟會、光影秀等活動,因地制宜發展“水上夜游”文旅產品。支持各地對消費集聚商業區的夜間照明和夜景燈光升級改造,優化停車場、公共交通等配套服務設施。因地制宜延長熱門景區、文博場館開放時間,通過多種方式做好夜間開放保障。
五、創新產業政策
(十五)釋放職工消費潛力。鼓勵基層工會拓展使用會員會費為會員購買所在省份或區域旅游景區年票。指導各地做好旅游景區年票產品策劃設計和服務保障。鼓勵單位和職工將帶薪年休假與傳統節日、地方特色活動相結合,安排錯峰休假。
六、優化消費環境
(十八)維護良好市場秩序。加強旅游市場綜合監管,推進跨部門執法協作,修訂旅游投訴處理相關辦法,暢通舉報投訴渠道,推進線上線下同步治理。依法查處、嚴厲打擊不合理低價游、強制購物、有償代約、惡意搶票囤票、“黃牛”倒票等行為。抓好重點文化和旅游場所、游樂設施、住宿餐飲等安全監管,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Copyright Copyright © 2012-2023 istarshine.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8017848號-1 京公網安備180178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