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2025年全國體育產業工作會議在山東濟南召開,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黨組書記高志丹出席會議并講話,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致歡迎辭,會議由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李靜主持,山東省副省長王桂英,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于海田出席會議。
高志丹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體育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體育產業工作者必須深刻認識到: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既是順應時代發展規律、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必要之舉,也是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為國家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提供支撐的重要之舉,更是統籌推動體育事業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的戰略之舉。
高志丹要求,體育產業工作要拓寬發展思路,堅定發展信心,找準體育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結合點和著力點。眼下,體育產業正在不斷完善政策體系,擴大產業規模;不斷豐富工作載體,釋放消費潛力;不斷發展冰雪運動,壯大冰雪經濟;不斷健全發展平臺,培育經營主體;不斷厚實工作基礎,豐富創新實踐。
廣大體育產業工作者應深化對體育產業的規律性認識,把握新時期體育產業發展方向,具體而言,就是要緊扣產業體系現代化、運動項目產業化、科技賦能數字化、區域協同一體化、質量提升品牌化的發展趨勢。同時,需將體育產業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緊密相連,與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深度融合,與“兩山”理念的實踐有機結合,以此全面提高體育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高志丹強調,要乘勢而上,落實好2025年體育產業各項工作,為體育強國建設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體育產業工作要堅持系統謀劃,凝聚體育產業發展合力;要堅持改革創新,增強體育產業發展動力;要堅持市場主導,激發體育產業發展活力;要堅持融合互動,釋放體育產業發展潛力;要堅持安全發展,提高體育產業風險防范能力。
會上,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作工作報告。山東、吉林、江蘇、廣東、四川、陜西體育局進行大會交流發言。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全國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體育行政部門分管負責同志、體育產業職能部門負責同志,體育總局有關司局、直屬單位、全國性體育社會組織負責同志,有關企業和專家學者參會。
冰雪運動發展持續向好,體育產業規模繼續擴大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在2025年全國體育產業工作會議作工作報告時介紹,“十四五”期間,體育產業領域出臺諸多政策措施,《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推動冰雪全產業鏈發展;《關于建設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的指導意見》引領戶外運動產業發展。最新發布的《關于金融支持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則將豐富體育領域金融資源供給,對于解決體育企業融資難題有重要意義。
賽事經濟持續釋放消費潛力。哈爾濱亞冬會期間,體育及相關消費超250億元,同比增長35%。杭州舉辦的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吸引了創紀錄的7萬多名觀眾到場觀賽。相關數據顯示,杭州5天內累計接待外地客流668.6萬人次,同比增長6.2%,直接帶動旅游消費3.08億元。廣東則深挖“一張票根”的潛在價值,形成“一日比賽、多日駐留,一人參賽、全家旅行”的賽事消費模式,將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
戶外產業發展迅速,“山地顏值變產業價值”。在云南,為期4天的2024年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為各行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4.9億元,經濟拉動效應約10.5億元,稅收效應5505萬元;四川瞄準“年輕人要酷、家庭客要暖、專業玩家要燃”的需求,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產品與服務。以四姑娘山為例,戶外資源每年可為當地帶來超6000萬元收益,有力助推區域經濟發展。
冰雪運動發展持續向好。在剛剛過去的2024-2025冰雪季,全國滑雪場累計接待客流2.34億人次,同比增長15.7%,其中入境客流75.9萬人次,同比增長29.9%,滑雪場內體育及相關消費超360億元。
體育制造業進一步轉型升級,體育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2024年底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近3.7萬億元,增加值近1.5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和13.9%,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15%,成為擴內需、穩增長的重要力量。其中,廣東省深耕智能體育新賽道,2023年體育產業總規模突破7000億元,增加值超2300億元,增速達9.5%。江蘇省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2023年體育用品制造及銷售總規模4398.5億元,占省內體育產業總規模的68.6%。
楊雪鶇表示,盡管取得顯著成效,但我國體育產業發展還存在諸多短板,需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市場意識、融合意識、安全意識。
轉自《冰雪產業》
Copyright Copyright © 2012-2023 istarshine.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8017848號-1 京公網安備18017848號